Shenzhen 1980 (深圳市 1980年)

Children posing, Shenzhen, 1980Kowloon station, Hung Hom (紅磡), Hong Kong, 1980North of Sheung Shui (上水), Hong Kong, 1980Closed Area fence, Hong Kong, 1980Lo Wu (羅湖) station, 1980Lo Wu Bridge (羅湖橋), across Sham Chun (Shenzhen) river (深圳河), 1980
North of Lo Wu Bridge, Shenzhen, 1980Looking northwest ...Shenzhen Reservoir, west side, 1980Shenzhen Reservoir, 1980Shenzhen Reservoir and pavilion, 1980Restaurant at Shenzhen Reservoir, 1980
Outside of Shenzhen town, 1980Countryside -1, Shenzhen, 1980Countryside -2, Shenzhen, 1980Countryside -3, Shenzhen, 1980House, Shenzhen, 1980Residential lane, Shenzhen, 1980
Outside a shop, Shenzhen, 1980Street scene, Shenzhen, 1980Two-wheel transport, Shenzhen, 1980Not a motor vehicle in sight, Shenzhen, 1980Luohu district, "then" (1980)Construction, Shenzhen, 1980

Flickr 上 Leroy W. Demery, Jr. 的相片集 Shenzhen 1980 (深圳市 1980年)

过了32年,摄影技术貌似也没有多大长进,这让5D3,D800的大湿们情何以堪啊。

文艺装逼必备利器 Rollei 35


 

我最近的心爱,引用网上的介绍: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35mm相机各项性能的快速提高,以及胶片颗粒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得35mm相机替代又大又笨的双反相机的呼声日渐高涨。日本的奥林巴斯公司从1960年开始发行Olympus PEN系列半格机产品,迅速占领了微型机市场。到1964年已累计销售PEN系列相机580万台。此时的禄徕公司关注到这种发展趋势,于同年推出了使用16mm胶卷的Rollei 16s相机,为日后所生产的Rollei 35相机奠定了所需的技术基础。1966年禄徕公司适时推出了Rollei 35型相机,率先在高档微型机上使用了24×36mm规格的底片,以此在整个世纪中定立了高档微型机的标准。该机体积小巧(97×32×60mm)、重量轻(370g)、设计独特。这部当时世界上尺寸最小的35mm相机的诞生,开始了Rollei袖珍相机的崭新历程,同时也开创了实用相机微型化的先河。”

“Rollei 35相机是由世界著名工艺师兼天才设计者海因茨·瓦茨科亲手设计出来的精品。该机机身的前面板上别出心裁的设置了光圈调节盘和快门时间调节盘,机顶设有追针式曝光表,测光系统采用了高森的技术和元件,可以帮助获得准确的曝光。Rollei 35相机的快门时间为B门、1/2—1/500秒;采用40mm f/3.5镜头,光圈:f/3.5—f/22,大部分为卡尔·蔡斯(Carl Zeiss)的传统4片3组天塞(Tessar)结构镜头、少量施耐德(Schneider)镜头和一部分Rollei标记镜头。标有Rollei标记的镜头,既有德国产的,也有新加坡产的,仍然采用天塞结构。该机目测调焦,最近调焦距离0.9m(调焦环上的刻度在制式上有差别)。Rollei 35相机,小巧精致,在手中把玩给人一种典雅、华丽的贵族气,即使不是摄影专业人士,观看此机也无不被它至今依然新奇的造型和精美的制造工艺所征服。”

它的确非常小巧,是最小的135胶片机了,比个香烟盒厚一点而已,不过重量还是有的。这个家伙最难用的地方是它没有联动对焦系统,对焦只能靠眼睛估了,而且这么久的家伙到现在有测光也不靠谱可。所以说要用这家伙装逼装文艺也是要有点底子的。


 

 


 

 


 

 


 

胶片拍了不少了,为什么没放出来?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字化方法,深圳的店扫结果我是不能够接受了。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PQQ (登录 RSS)

©2010 pqq.name